“像我一样的货运师傅急需技能培训”“我们员工工作流动性强,能否依托站点设立服务驿站”“今后能否多举办一些党建活动,把我们的流动党员聚一聚”……翻开自己的“百人万里行”活动调研实录本,身份信息、自身需求、问题建议……一页页写得满满当当。每一张调研表格就是每一名新业态新就业工作者的心声,每一题“一问一答”皆是探索新业态新就业党建工作法的依据。
5月,整整两周的“体验式”调研暂告一段落。创业故事、疫情堵点、党建策略……货运师傅、外卖小哥、网约车司机以及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代表成为每场座谈会的主角,我们则成为访谈者、倾听者,用认真的笔触记下每一段对话、每一个重点。渐渐地,我从“隔行如同隔山”到“初识庐山面目”,从“新就业之难知多少”到“新业态党建如何思”,收获良多。
近年来,新业态经济蓬勃兴起,聚集了大量新就业群体,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成为摆在组织部门面前的全新课题。在“体验式”调研后,我的思考是“破题”的关键在于“破圈”:一是建强“组织圈”,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,结合产业中下游企业组织架构,着力打造引领快递物流、外卖配送、网约出行等新业态行业“红色引擎”。二是织密“服务圈”,整合党群服务中心、社区服务点、城管驿站等服务资源,让新就业群体真正“冷可取暖、热可纳凉、渴能喝水、累能歇脚”。三是激活“共治圈”,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、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的行业优势,引导党员司机、党员小哥、党员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赋能基层治理,完成从“治理对象”到“治理力量”的角色转变。
(扬州市邗江区委组织部研究室王明君)